3700点!这个曾经让无数投资者望而生畏的关键点位安全股票配资公司,如今再度被A股踩在脚下。券商板块突然集体爆发,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级别,北向资金持续涌入——这些熟悉的信号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牛市已经启动?抑或只是政策刺激下的短期狂欢?面对市场分歧加剧的当下,投资者更需要冷静分析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。
素有"牛市旗手"之称的券商板块本周异军突起,成为引领指数冲关的核心力量。这一现象背后隐含三重市场信号:首先是非银金融估值修复需求,当前券商板块市盈率仍处于历史30%分位水平;其次是业务量价齐升预期,8月13日两市成交额达2.1万亿元,两融余额突破2.02万亿创十年新高;最后是历史相似性启示,与2024年"924行情"相比,本轮同样是指数突破前高后券商接力上涨。
资金流向数据更具说服力。北向资金7月日均成交2024亿元,环比暴增36.3%;权益类基金募集占比升至80%,显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。但需警惕的是,杠杆资金占比过高可能加剧市场波动,当前融资余额已占流通市值2.3%,接近历史警戒水平。
政策面与资金面的双重驱动政策组合拳正在形成叠加效应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与服务业主体贷款支持政策双管齐下,预计释放约5000亿流动性。更关键的是政策传导路径的优化——通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刺激终端需求,同时定向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业,这种"需求侧+供给侧"协同发力的模式效果值得期待。
资金格局呈现结构性变化。除前述北向资金和杠杆资金外,险资权益配置比例已回升至13.5%,接近2020年水平。但不同资金来源产生分化:公募基金侧重科技成长板块,北向资金偏好消费龙头,杠杆资金则集中博弈券商等弹性品种。这种资金结构决定了当前"权重搭台、成长唱戏"的轮动特征。
技术面与历史周期的共振3700点突破的技术意义不容忽视。该点位对应2024年9月与2025年4月两个重要顶部,此次带量突破确认了中期趋势转强。从均线系统看,沪指已站稳所有中长期均线,MACD周线级别金叉,符合牛市技术特征。但需注意3700-3800区域是历史密集成交区,套牢盘压力可能引发震荡。
对比2019年与2024年两轮行情,可发现三大相似点:都是政策驱动型上涨、都呈现金融与科技轮动、都经历杠杆资金快速入场阶段。但根本差异在于本轮政策工具箱更丰富,且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往往押着相似韵脚。
新高下的投资策略选择对于不同投资风格的投资者,当前市场需要差异化应对。短线交易者可关注金融与科技的跷跷板效应,重点观察两个信号:券商板块成交量能否维持5日均量以上,科技龙头是否出现补涨。中长期投资者则应聚焦中报业绩验证,特别关注新能源、半导体等成长赛道中PEG小于1的标的。
需要强调的是,当前并非全面牛市而是结构性机会。截至8月,仍有32%个股低于年初价格,显示选股重要性远胜于择时。建议采用"核心+卫星"策略,核心仓位配置低估值蓝筹,卫星仓位参与政策受益的成长/span>
慢牛or快牛?市场分歧中的理性认知站在3700点关口,市场存在三大核心矛盾:政策预期与基本面复苏的节奏差、估值修复与业绩兑现的时间差、内资主导与外资流向的博弈差。这些矛盾决定了本轮行情更可能呈现"进二退一"的慢牛特征,与2015年杠杆牛有本质区别。
历史经验表明,当沪深300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缩窄至-1%时(当前为-0.8%)安全股票配资公司,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。但投资者需建立动态平衡思维,在政策红利与基本面验证间寻找交集,避免过度追逐短期热点。毕竟,市场永远在轮回中前进,唯有理性认知周期规律,方能真正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。
举报/反馈辉煌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